聚丰苑社区始终以“法治赋能基层治理”为核心,通过创新普法形式、畅通民生反馈、聚焦特殊群体等多元举措,构建起“需求导向、精准服务、全域覆盖”的治理新格局。社区将法治精神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既立足共性需求筑牢安全防线,又针对个性关切延伸服务触角,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法治温度,在治理中提升幸福指数,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治理目标。
基层治理的核心在于以法治为纲。聚丰苑社区将普法宣传作为治理基石,通过多样化形式让法治精神融入日常。每月固定开展主题普法活动,邀请民警、律师等走进社区,围绕电动车安全、反家暴等民生热点进行解读。活动现场设法律咨询台,志愿者通过情景模拟、有奖问答等互动增强参与感,比如在电动车安全宣传中,现场演示头盔佩戴规范,让居民直观理解“法律条款即安全底线”。同时,利用网格群推送案例、楼道张贴海报、入户发放手册等方式,把反诈、禁毒知识送到家门口,让法治成为基层治理的“隐形防线”。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听民声、解民忧”。聚丰苑社区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接单”的闭环机制,让治理更贴民心。线上依托网格群收集诉求、线下设意见箱、活动现场做访谈,构建全方位反馈渠道。此前,社区工作人员发现“有人假冒社区人员上门登记信息”,社区核实后立即在各群预警:“未提前通知的‘上门登记’,凡索要银行卡信息或验证码的均为诈骗!”及时止损的举措获居民点赞,张阿姨在群里感慨:“社区反应比闹钟还快,住着踏实!”针对居民提出的“多讲电信诈骗”“想了解保健品诈骗维权”等需求,社区迅速“接单”,下月将联合民警开展“反诈防骗进家庭”活动,联合市监部门讲解维权条款,让治理响应始终跑在需求前面。
基层治理需兼顾“共性需求”与“个性关切”。聚丰苑社区针对新业态群体、高考家庭等,精准延伸普法服务。针对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他们流动性强、权益保障需求突出,社区联合工会开展“流动普法站”活动,在快递站点、外卖取餐点讲解工伤认定、社保缴纳等法律知识,现场解答“平台派单超时是否算违约”等问题,让新业态群体感受到“治理温度”。在高考季,不少家长咨询“志愿填报防骗”,社区迅速对接教育部门和律师,计划开展“高考维权进校园”讲座,解析“花钱改志愿”“虚假录取通知”等诈骗手段,还将制作“防骗指南”短视频推送到家长群,用精准服务筑牢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