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路窄,对向来车就得原地等,现在啥时候走都顺畅!”家住兴庆区紫樾台西区的王女士骑着电动车,笑着从崭新的东门顺畅驶出。这扇曾经困扰整个小区居民的“堵心门”,通过一场精准施策的“微改造”,如今彻底变成了“宽心门”。

一“门”之堵,堵出民生急盼
原来仅1米宽的狭窄通道,不仅是人车混行的“混合道”,更是早晚高峰的“矛盾高发地”。上学上班的电动车、买菜散步的居民挤成一团,进退两难。刺耳的喇叭声、无奈的抱怨声,甚至因剐蹭发生的争执,都曾是清晨最熟悉的“背景音”。这扇小小的东门,不仅堵住了出行的路,更堵住了大家的心。居民的改造诉求通过网格群、社区来访等渠道,快速汇集到大新镇赋兴社区的“议事桌”上。
一“哨”即应,疏通出行堵点
民声即哨声。接到居民反馈后,赋兴社区立即启动“社区、物业、居民代表”三方协商机制。通过反复勘查、倾听民意,在短短三天内形成了两套备选方案。“居民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最稳妥的方案根治这个‘堵点’。”赋兴社区党支部书记苗菲的话,给居民们吃了颗“定心丸”。
经过多轮讨论,一套“花小钱办大事”的微改造方案最终落地:由物业公司出资,将1米宽的单一通道拓宽至2米,实现清晰的“一进一出”双向通行。从启动协商到施工完成,仅用一周时间。施工期间,社区和物业通过微信群实时推送施工进度、同步收集居民意见、发布绕行和安全提示,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米”拓宽,铺就幸福通途
如今,改造工程已顺利完工,效果立竿见影。崭新的通道宽敞明亮,车辆与行人有序通行,昔日的拥堵与焦躁一去不返。“你看现在这路多敞亮!”带着小孙子出门的刘奶奶指着新通道,脸上满是笑意,“路宽了,带孩子出门特别踏实!”
一米的物理拓宽,看似微小,却承载着大大的民生分量。这扇“宽心门”,拓宽的不仅是出行通道,更是基层治理通往民心的“和谐之路”。它用“小工程”诠释了“大民生”,量出了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也彰显了基层治理枝叶关情的为民初心,成为“美好家园,共同缔造”最生动的写照。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