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横社区依托“青蓝计划”,组织社区“两委”干部与新入职网格员结成“青蓝对子”,以“敲门行动”为载体,深入居民家中听民意、解民忧,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架起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梁。
“青蓝对子”以“每周三敲门日”为固定节点,带着“民情记录本”走进居民楼栋。年轻网格员跟着“蓝导师”学沟通、练本领,从不会说到聊得来,从怕上门到常走访,快速适应基层工作,社区“两委”干部则借力年轻网格员的活力与新思路,创新“敲门”方式——针对上班族,错峰选择傍晚、周末上门走访;针对独居老人,定期开展“敲门问安”,既细致排查家中水电气等安全隐患,又贴心陪伴聊天解闷,让服务更有温度。
“敲门”不只是“进门”,更是“走心”。在走访友爱家园9号楼居民李福家时,“青蓝对子”发现其老伴因行动不便,一直未办理养老认证。“蓝导师”郑永姣当即现场指导新网格员李小红,通过手机帮老人完成线上认证,全程不到10分钟便解决了老人的烦心事。
针对居民反映集中的“文明养犬”问题,“青蓝对子”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原来,友乐家园18号楼2单元501家的宠物犬常在夜间吠叫,且遛狗时未牵绳,多次引发邻里不满。“蓝导师”李雪娇先耐心向501住户讲解《养犬管理条例》中关于文明养犬的规定,新网格员马丽梅则结合自己了解的养犬知识,建议居民给狗狗佩戴止吠器、固定遛狗时间并牵好牵引绳。同时,“青蓝对子”还挨家走访邻居召开小型协商会,501住户也向邻居们当场致歉并承诺改正,邻里间的矛盾就此化解。
“刚到社区时,面对居民的需求常常手足无措,多亏了导师的耐心帮带。”银横社区新网格员马丽梅说,在“蓝导师”李雪娇的指导下,她不仅快速熟悉了网格区域情况,还学会了与居民沟通的技巧,接待群众、处理问题的业务能力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银横社区“青蓝计划”已开展“敲门行动”15场,走访居民6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15条,解决养老认证、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13件。下一步,社区将持续优化“青蓝结对”模式,推动“敲门行动”从“定期访”变为“常态走”,让“青蓝力量”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让党群连心桥梁越架越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