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美丽兴庆 -> 新时代文明实践
兴庆区:环境美 村庄靓 产业富
   来源:美丽兴庆

  在大新镇新水桥村,连片的蔬菜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大棚内的生菜、豇豆、茼蒿等作物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棚里忙碌着,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原来种植水稻,一年收入也没多少,自己承包大棚开始种植蔬菜后,一年四季都能干活,只要自己勤快点,收入都挺好的。”正在棚里忙碌的马风明告诉记者,像他一样的村民还有不少,有的自己承包大棚,有的到棚里务工就业,都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新水桥村位于兴庆区东部,根据本村资源情况,坚持“村级主体、因地制宜、培植典型、整体联动、部门配合”的原则,带动周边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收取固定租金等方式,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据大新镇新水桥村党总支书记邢健介绍,蔬菜基地每年种有眉豆、生菜、油菜、茼蒿、芹菜等主打菜品,一年四季轮流耕种,每年经济收入50余万元,让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有收入。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发展也提出新的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兴庆区在发展富民产业带动群众走上致富路的同时,还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路上的垃圾、路边的杂草都被清理了,环境变得干净整洁,看着就很舒服!”打扫完村庄环境卫生的通贵乡通南村村民马进林说道。

  走进通南村,一条笔直的沥青道路穿村而过,统一粉刷的房屋外立面风格让人眼前一亮,还有不少保洁工人和志愿者共同清扫的身影,目之所及,处处透露着整洁优美,和以往相比,如今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通贵乡开展“线上村规民约+线上人居环境+线上红黄蓝榜+线上积分商城”基层治理新模式。近年来,通贵乡通过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引导村民文明行为、家风家教建设、树立先进典型等活动,教育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现如今,兴庆区各乡镇环境美、村庄靓、产业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富民产业发展为辖区乡镇村落带来的勃勃生机,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姚振国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