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川市区出发,开车二十多分钟就能抵达兴庆区掌政镇新创家园社区。在这里,一排排移民新居鳞次栉比,一条条水泥硬化路四面延伸,一栋栋智能化大棚绿意盎然,连同一张张幸福的笑脸,都在描绘着“移民搬迁群众,日子越过越有滋味”的幸福图景。
新创家园社区成立于2020年12月,是全区规模最大的县外劳务移民易地集中安置区,居民全部是“十三五”期间从西吉、海原、彭阳搬迁而来的移民。一直以来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突出“融”的导向,狠抓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社会融入三件大事,做优做细亮点服务,让大家“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从“移居” 到“安居” 美丽家园有新面貌
当记者见到苏阿姨时,她正大步流星的往社区活动室走,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现在住进楼房里,还免费学习了唱歌、跳舞、刺绣,生活愈发丰富多彩,她感叹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过几天有活动,我得赶去排练舞蹈呢。”
店铺林立的商业街、宽敞开阔的广场、干净明亮的排练厅、内容丰富的图书室、形式多样的娱乐室应有尽有,在这里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社区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文明和谐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在辖区南侧建设民主议事厅,构建社区、物业服务、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议事协商机制,形成协同联动的基层治理架构,通过定期召开“民情座谈会”,组织居民说事议事,打造了红石榴广场、儿童乐园等阵地,提高了社区活力。
针对在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要求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按照事前宣传、事中监督、事后跟踪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劝导宣传工作。并将抵制高额彩礼与村规民约、积分银行、道德“红黄蓝”榜评选相结合,对不良行为公开上榜晾晒,对勤俭节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祭祀雅办、小事不办等典型做法进行积分奖励。何发海嫁女时退还了彩礼,还给了孩子一部分钱作为创业基金,在他看来,只要两个年轻人过得幸福,就是做父母最大的心愿。用实际行动告别陋习,如今,社区刮起文明新风,不少家庭为大家树立了好风气,成为邻里口中津津乐道的好榜样。
7月3日,社区举行宣讲活动,不善言辞的马晓玲报了名,“我是从西吉搬来的,现在的生活跟以前完全没法比,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路灯成排,道路硬化直通家门口,从过去骑车去赶集要用半个多小时到现在只需几分钟,上学、就医都方便了太多,晚上出来散步都是亮堂堂的。好政策和好条件都给我们了,大家都要积极起来啊。”没有草稿,也没有发言词,她一口气说出了这些年的变化,感叹生活的幸福。
从“安居” 到“乐业” 幸福生活有新依靠
易地搬迁政策“红利”使移民挪了穷窝、住了新房。近年来,社区又结合资源优势,帮助大家实现增收。
走进月美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哒哒哒”的声音不断传入耳朵,工人正不停地穿针走线。谢思梅在社区的推荐下来这里工作五年,已经成为业务标兵,常常给新来的姐妹们讲解又快又好制作服装的心得。
社区依托掌政镇现代设施农业产业,探索“飞地经济”模式,打造“五园两基地”,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持续推进精品果蔬、冷凉蔬菜、鲜切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构建“三个一批”利益联结机制,助力移民增收致富。
方建贵搬迁来后,看到老乡缺乏务工信息和有效组织,常年外出务工的他便盘算着做劳务工作,2021年起,他注册劳务经纪公司带着邻里去周边打工,“看着他们生活越来越好,我打心底高兴,每个人的生活都好了,贫困自然而然就消除了。”方建贵说。
通过建立企业就业联结制度,社区挖掘周边鸣翠湖、檀溪谷等旅游企业和20余家农家乐等旅游资源,把招聘会开到家门口及时推送用工信息,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在“授人以鱼”的同时突出“授人以渔”,加大就创业技能培训力度,通过以岗代训,开展养殖、种植、手工编织、建筑特工、工程机械操作等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移民就业技能。
2022年马文龙顺利办理了6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开了一家面馆,小馆子环境干净、口味地道,加上服务热情,赢得了不少回头客。看着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去年他又在掌政商业街开了第二家店。
根据地处镇区和毗邻市区的区位特点,社区发挥移民头脑灵活、心灵手巧、懂经营的优势,引导大家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再通过打造特色街区和集贸市场,落实金融支持、证照办理、场地安排、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培训等政策,鼓励他们创业。目前,已有43人开店、摆摊进行自主创业,带动就业70余人。
从“乐业”到教育 点亮孩子梦想的光
最近,社区接连传来喜讯,今年辖区内高考学子有24人过线,比去年增长4人。
631分的成绩让马若思一家无比高兴,父亲因工作长年在外,大多时间都是母亲陪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和妹妹,社区工作人员也会常常来家里帮忙。看到母亲的付出、父亲的辛苦、社区的暖心,马若思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以前在老家,住也住不好,吃也吃不好,更别提考大学了,村里面能出几个大学生都了不得了。”马若思的妈妈感叹。
一直以来社区坚持把教育发展、人才振兴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来抓,并将“奖励优秀学子”纳入居民公约,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慢慢展开,四年来,共有百余名学生考上大学。每到假期,社区还会请来志愿者为孩子们补习功课、教授艺术,现在,大家不比谁家吃得好,谁家挣得多,而是比谁家孩子积极上进,学习努力。社区党支部书记施建锋说: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子们学成返乡、报效桑梓的情怀。目前,几名大学生已经毕业,他们回到社区成为工作人员,为社区建设、居民幸福献计出力。
为提升移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辖区新建掌政第一幼儿园,建立“社区+学校+X”育人机制,对接学校教师经常性家访、开展公益活动和讲座,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还实施城市优秀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行动,实行轮岗交流、传授经验,帮扶农村教师成长;并设置移民班,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帮助移民子女更快适应新环境。李宁是掌政中学小学部执行副校长,从大山走出的他主动提出带移民班,不仅注重对学生的教育,更注重对家长的引导,他给孩子寻找一个改变坏习惯的支点,让家长和孩子形成共鸣,共同进步。
“雨露计划”“两免一补”“就学救助”“中小学营养早餐”等政策和集体收益奖励,为移民减少教育支出减轻家庭负担;“七彩假期”暑托班帮家长解决无法辅导孩子作业的烦恼;“伙伴计划”示范项目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关爱困境儿童系列活动经常带领孩子参观博物馆、科技馆,让他们学到以前无法接触的知识;希望书桌、希望工程项目解决困难学生的燃眉之急……通过教育,移民子女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一路繁花正在结出硕果累累。(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