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不仅行动快,还把我们的意见听得明明白白。”兴庆区新华街裕民社区商户李忠和感慨道。平安巷11号后院的下水道曾是李忠和的“心头大患”,管道堵塞导致污水外溢,32户居民和6家商户深受其扰。
裕民社区接到反映后,网格员逐户排查发现,年久失修的管道内积满淤泥杂物,地砖下的耗子盗洞更让清理难上加难。社区立即启动“吹哨报到”机制,街道综合执法中队、物业办等部门闻令而动。当天下午,专业疏通队伍带着设备进驻,社区书记全程向居民反馈进展,居民代表现场监督。3小时的紧张作业后,堵塞的管道恢复畅通。
这场“下水疏通战”是裕民社区将“圆桌工作法”融入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街道部门、专业队伍、居民商户等多方联动,形成共建共治的闭环,让“接诉即办”真正落到实处。
兴庆区深化“吹哨报到+象限评价”工作机制,高效整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水电气暖等专业力量下沉网格。今年以来,兴庆区共闭环解决消防、环境、设施维修等群众身边问题440余件,提升响应处置效能。
“我们社区工作者的防汛应对能力水平还不高,基础防汛物资也比较匮乏。希望你们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难题。”今年,兴庆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党员干部深入140个村(社区)梳理基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突出问题时,部分社区提出了意见建议。
针对基层反馈的物资、培训需求,兴庆区应急管理局充分分析辖区防汛情况,分类开展处置。对无物资储备库的社区、易涝点采取物资前置方式,协调30个防爆集装箱作为前置物资储备点,确保如遇灾情及时高效“拉得出”,解决基层痛点难点。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兴庆区从突出问题入手,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
大新镇燕翔园社区网格员在常态化“足行百里”走访中,敏锐捕捉到13号楼1单元居民的强烈诉求。盼望加装电梯,但楼栋南侧的凉亭成为“拦路虎”。社区党委将此列入“开门教育”重点问题清单,运用“难事联办”和“民情恳谈”机制,邀请党员代表、居民、网格员及共建单位共同商议。面对不同诉求,创新提出“拆亭换椅”方案——拆除影响电梯安装的凉亭,同时在公共区域加装两组休闲座椅作为补偿。方案经充分意见征集和公示,获得80%以上居民同意签署。凉亭拆除与座椅安装计划有序推进,电梯加装障碍得以扫清。
“这样面对面商量,我们说话管用,解决问题有盼头!”
燕翔园社区居民代表王女士说道。在此过程中,民情恳谈会还现场收集到活动室开放、儿童设施增设等10余条有效意见。
兴庆区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制定印发《兴庆区突出实干实绩导向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带工作若干措施》《深化“多网合一 一网多能”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工作方案》,整合资源力量与工作职能,解决环境维护、公共设施维修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377件,领导班子带头干、带着干的实干导向更加鲜明,辖区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