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家园,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兴庆区,各社区依托党建引领,持续强化组织核心、创新基层治理模式,联动多元治理主体齐攻治理难题,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议事会同商民生大小事
“今天大家聚在一起说说各自的意见,咱们商量着办。”前段时间,就存在安全隐患的金茂花园小区围墙问题,中山南街街道清和社区“移动议事会”诉求征集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
金茂花园和丽锦苑小区自建立以来一直共用一堵围墙,砖砌墙体因多种因素出现裂缝并严重倾斜,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深入走访,把“移动议事会”搬到楼院,组织小区党支部党员、微网格长和业主100多人一起商议解决办法,最终决定由两家物业公司共同承担费用,先拆除围墙后设置栅栏。
清和社区“移动议事会”
“新的一年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不光是共话2024年社区发展,同时也向大家汇报一下,社区去年在友爱一区改造了三个凉亭,你们还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畅所欲言……”2月27日,“移动议事会”又一次召开,由社区工作人员、老党员、道德模范组成的“邻”聚力课堂宣讲队伍在开展政策宣传、好人故事会等活动后,征集居民对辖区建设的意见,通过“邻声”“邻治”“邻忧”,带动居民共同营造社区和睦氛围。
一次次“移动议事会”,实现自家解决自家的事儿,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把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基层治理难题摆在桌面上,大家共商共议,让居民“当了家、做了主”,使社区治理更加有“准头”。
聚焦“一老一小”优服务
丽景街街道银虹社区活动室里常常传出小朋友的笑声,也总能看到结伴而来的老年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老”连接着“夕阳”,“一小”连接着“朝阳”,连日来,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夕阳映彩虹”“伙伴计划”等项目,不断完善家门口的“一老一小”服务。
来到社区,健康医疗室、休闲娱乐室、文化活动室、心理关爱室和卫生服务站一应俱全,“早上打打乒乓球,下午扭扭秧歌,饿了来老饭桌吃饭,节假日还有各种文化活动参加,步行不到10分钟就能享受多种服务,在这里生活得可舒心了。”居民王黎祥说道。
银虹社区为小服务
此外,社区充分发挥妇联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聚合各方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心系儿童、关爱儿童、帮助儿童等多形式多类型的关心关爱活动。同时联动家长、学校扩大关爱面,依托各类项目给予困境儿童更多帮扶,通过志愿服务,努力把更多的关怀送到儿童身边,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下一步,社区将不断创新“一老一小”服务模式,探索智慧养老方式,建强未成年人保护关爱工作阵地,让老年人享受更健康、更幸福的晚年,让儿童拥有更安全、更幸福的童年,用实际行动托起“朝夕美好”。
“网格红”与“司法蓝”共守平安
“楼上装修破坏了房顶,能通过什么方式维权?”“车辆停在小区内受损,我该找谁赔偿?”针对居民各式各样的法律诉求,富宁街街道中寺社区以网格为单位,依托小区党支部将“网格红”与“司法蓝”深度融合,吸纳“法律明白人”、“常青藤”志愿者、公益律师、民警、红马甲治安义务巡逻队、人民调解员等各类群体,为居民提供多角度、基础性的法律服务,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社区定期开展“敲门行动”,在每名网格员手机内安装服务终端,用于入户信息采集、数据更新,将矛盾纠纷、社会救助、法律援助、消费维权等各类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同时在公益律师与社区之间建立快速处置通道,线上利用业主微信群,线下利用法律服务工作室、“小律机器人”、“庭院每周一相逢”活动、居民议事日、“晓琴茶室”等服务载体和服务平台,一一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兴庆区充分利用微网格治理体系,整合网格员力量,广泛吸纳基层志愿者,突出抓好公安、司法、律师三支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延伸信息摸排触角,织密党建引领平安社区建设“防护网”。(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