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尽快熟悉工作,我加入了‘社区工作者B岗成长计划’,社区副书记与我签订了导师帮带协议,手把手教我如何开展工作,并鼓励我加入党组织。”这是兴庆区玉皇阁北街街道北关社区新入职网格员李文静在社区工作者述职考评会上的发言,近日,李文静作为社区窗口服务小组的成员,分享着自己的工作经验。
为优化社区工作人员岗位,北关社区实施了“社区工作者B岗成长计划”,将所有社区工作人员按照业务类型划分为党群工作小组、窗口服务小组、安全保障小组,社区书记、副书记和副主任每人负责一个小组,工作任务以小组下达,李文静作为窗口服务人员,在完成社区工作的同时,和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补位、互相学习,每半年对小组间的工作进行轮换。
除此之外,社区还实行导师帮带制度,以帮带形式梯队化储备干部人才,从理论素养、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实行全方位帮带,实现培养计划全覆盖。
“确保在1年之内所有工作人员全面熟悉并掌握社区工作,成为社区工作的‘多面手’,新措施实施已有四个月时间,现在我们在处理居民事务时,效率也提高了一倍。”北关社区党委书记柴青丽说。
而富宁街街道中寺社区的工作例会与以往有些不同,主持这次会议的不是社区党委书记贾丽娜,而是网格员朱俊雅。
“生怕工作安排错了,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次轮岗真的让我成长了不少。”朱俊雅深有感触地说,轮岗时感觉肩上有个担子,必须把居民的事解决好才能担得起社区工作者这几个字。
去年以来,中寺社区探索推行“社区书记轮岗制”,网格员们每两周轮换担任社区书记。“新”书记负责布置周内重点工作、统筹安排各项任务,“老”书记全程跟踪指导,每阶段轮岗结束后,社区组织召开经验分享会,轮岗人员共同探讨遇到的困难困惑,针对每名人员的表现逐一点评并及时纠正不足,让社区工作者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成长,提高工作质效。
“通过开展‘技能大比拼’等方式对轮岗社区书记进行检验,将他们在轮岗期间学到的知识、技能、经验和能力,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进行评比选优、考核奖励。”中寺社区党委书记贾丽娜告诉记者,“社区书记轮岗制”使大家工作思路更加明晰,理解力、执行力、落实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也为培养、发现后备干部提供了新途径。
近年来,兴庆区在社区后备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足功夫,通过实施“头雁”领航、素质提升、先锋铸魂三大工程,探索推出“金牌书记”风采大赛、“青苗计划”、“导师帮带制”等,选树出34名“金牌书记”,其中11名为银川市“最美社区书记”,储备社区后备干部303名。下一步,兴庆区将探索全面推广“社区书记轮岗制”,着力构建专职化社区工作者全链条培养模式,推动社区工作者由“一专多能”向“全科全能”转变,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