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个空饮料瓶应该放进蓝色的可回收物桶对不对?”近日,胜利街南华社区专为辖区小朋友打造了“垃圾寻家记”趣味实践活动,设置知识讲解区、互动体验区、变废为宝绘画区三大特色板块,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轻松掌握分类知识,感受环保的快乐。
在知识讲解区,社区工作人员化身“垃圾分类老师”,用卡通PPT和实物道具,把枯燥的分类知识变成了有趣的“垃圾家族故事”:“蓝色桶是可回收物的家,绿色桶是厨余垃圾的家,苹果核、菜叶在这里会变成肥料……”小朋友们睁着好奇的眼睛,还不时举手提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还现场演示了快递盒拆分、外卖餐盒分类等实用技巧,让孩子们快速记住分类要点。
随后,孩子们来到互动体验区,这里摆放着迷你版的“红蓝绿灰”四色垃圾桶,地上散落着仿真垃圾卡片——有“塑料瓶”“旧电池”“脏纸巾”等。“现在请小朋友们当‘垃圾小管家’,把卡片送到正确的‘家’里!”随着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拿着“果皮”卡片快速奔向绿色桶,有的认真比对卡片和桶身标识,犹豫后将“过期药片”投进红色桶。
最热闹的当属变废为宝绘画区,桌上摆满了提前收集的干净旧纸箱、快递袋等可回收物,还有颜料、画笔、贴纸等工具。“大家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废品’变成好看的画或者小摆件!有的把纸箱剪成“小房子”,画上彩色窗户;有的给塑料瓶涂上卡通图案,做成“小花盆”;还有的用快递袋剪出小动物形状。“我要把这个带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以后要把纸箱攒起来,既能画画又不浪费!”小朋友琪琪举着自己的作品,开心地向大家展示。
活动最后,社区还为每位小朋友颁发了“垃圾分类小卫士”环保小手册,鼓励大家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一起做好垃圾分类。下一步,南华社区会继续开展更多趣味环保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参与,让环保理念深入社区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