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衣柜、电视机等全套家具重新添置,崭新的抽水马桶、淋浴、洗手台“依序入驻”,橱柜、燃气灶、吸油烟机“量身定制”……近日,走进兴庆区通贵乡通南村村民金学林家中,经过精心的改造设计和施工,曾经脏乱的老旧房屋变得整洁、明亮。金学林是先天性肢体残疾,多年来和80岁的母亲靠低保生活,家里的住房年久失修且缺少家具,母子二人常年一人睡床一人打地铺。得知此情况,通南村村“两委”积极对接爱心企业为其免费装修,并附赠了全套家电家具。
“更换门窗后,冬天再不会有寒风透进屋子了,还为我们添置了两张床,我和母亲每天晚上都睡得安稳踏实。”金学林看着屋内贴心细致的改造感动地说道,而最让他惊喜的,是厨房内专门打造的厨具。
“我的身高要比其他人低,改造过程中根据我的身高定制了橱柜、燃气灶、洗菜池和吸油烟机,现在做起饭来方便多了。”金学林说。为了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居住条件,通南村积极开展独居老人上门慰问、爱心义诊、为老年人免费缴纳医保等多项助老扶老活动,让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同样,在解放西街街道文艺社区,舞蹈、唱歌、手工、书法……老年大学里各类特色课程的设置也让这里成为老年人的“第二个家”。
舞蹈室内,老师教得用心,学员们也学得认真,今年72岁的陈红梅在老师的指导下,紧跟音乐踩节拍。“我在社区老年大学学习跳舞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这半年下来,感觉身体是越跳越硬朗,心情也越跳越舒畅,大家还夸我越活越年轻呢。”陈红梅笑道,退休后生活圈逐渐变小,可在这里不仅能打发闲暇时间,还能弥补之前因忙碌留下的人生遗憾,活出另一种模样。
“今年社区为老年人开设舞蹈、书法、手工等6类课程,进一步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辖区日间照料中心还为他们提供健康理疗、文化娱乐空间,社区食堂有味美价廉的老年餐,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享受免费送餐服务。”文艺社区党委书记丁娜介绍,将继续常态化做好为老服务,努力让辖区的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近年来,兴庆区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全方位、精准化、精细化做实做细养老服务保障工作,还将持续打造“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心”级服务深化养老事业发展,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