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新镇湖韵社区的街巷里,幸福藏在老人指尖翻飞的扭扭棒中,绽放在孩子们课堂上灿烂的笑脸上,也映在残疾人接过助行器时饱含感激的眼神里。湖韵社区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为“一老一小一残”群体量身定制“幸福清单”,让温暖在浓浓的烟火气中静静流淌。
银发指尖上的“快乐密码”
在湖韵社区的活动室里,扭扭棒在老人手中“听话”地变身为向日葵、薰衣草,棉线团则编织出带着体温的坐垫,连精巧的非遗簪也在指尖渐渐成形。“以前在家光看电视,现在和老姐妹们一起做手工,手上活儿练熟了,心里也亮堂!”章子湖的高阿姨举着刚做好的向日葵花束,笑得像个孩子。
这份充实与温暖,可不只停留在活动室里。湖韵社区联合塔桥卫生服务站的家庭医生,常带着血压仪、药箱定期上门,为患慢性病的老人调整药量、记录健康账。“不用跑腿、有人惦记,这日子过得比蜜甜。”独居的张奶奶笑着说。
暑期课堂里的“成长答案”
“暑假作业有人辅导,还能学做各种手工,娃天天盼着去社区!”家长王女士口中的“宝藏课堂”,是湖韵社区“七彩假期 筑梦成长”公益暑托班。活动室里,志愿者趴在桌上帮孩子讲题,孩子们的纸杯风车、折纸作品堆成了小山,欢笑声仿佛要掀翻屋顶。
玩得开心,更要学得安心。交通安全课上,动画短片教孩子认红绿灯;律师来讲未成年人保护法,用“小案例”讲清“大道理”。“知道了不能跟陌生人走,还学会了过马路要左右看!”一年级的小兮掰着手指细数收获。
辅助器具里的“出行自由”
湖韵社区前些日子给章子湖家园里3位肢体不便的居民送了东西:工作人员为王奶奶换上趁手的新拐杖、安装好实用的小桌子,还为纳大姐和张奶奶调试好轻便的轮椅,不仅精准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和踏板角度,更蹲在老人身边手把手讲解使用方法,反复叮嘱注意事项。
“以前那拐杖晃悠悠的,走两步就得歇,现在这把新的攥着踏实,社区心里装着我们,送来的真是及时。”王奶奶握着新拐杖高兴地说道。
从老人的幸福笑容,到残疾人的由衷感谢,再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湖韵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一老一小一残”群体的关爱。未来,社区将继续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特殊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社区成为充满温度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