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1 -> 美丽兴庆 -> 经济发展
产业兴、民心聚,兴庆区五渡桥村——村集体经济发力 乡村振兴提速
2025-06-30 19:14:56   来源:银川新闻网

image.png

小番茄丰收,村民喜笑颜开。

  近日,兴庆区掌政镇五渡桥村迎来考察大闸蟹产业的企业。建设掌政镇大闸蟹养殖产业园是今年该村谋划的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方向。2024年,五渡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40万元,与2020年的12.95万元相比,短短四年增长超10倍。

  近年来,银川市持续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强民富的路径,五渡桥村紧跟步伐,大胆破冰探路,成功实现从“空壳村”到“百万元村”的华丽转变,并获评自治区级示范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筑牢根基。六月,万物葳蕤蓬勃,五渡桥村发展势头正劲!

  “带头带得好”

  村集体家底越来越厚

  “我们村集体经济能‘富’起来,村党支部书记郭新龙得记头功!”在五渡桥村,提及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大关,从村“两委”班子到普通村民,无不称赞郭新龙“带头带得好”。

  2022年,为打破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困局,郭新龙带领村“两委”班子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全力推动五渡桥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然而项目启动之初,村民因担忧租金收益等问题抵触情绪强烈,甚至扣留了做地勘的设备。得知消息,刚做完心脏手术仅4天的郭新龙立刻办了出院,打着绷带连夜回了村。五渡桥村党支部副书记周晓萍回忆:“那段时间,书记带着我们挨家挨户动员,整整一个月没休息,最终签下160余份合同,确保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土地流转问题同样棘手。自1998年起,五渡桥村部分土地流转期限长达30年,部分承包土地的村民“理所当然”地认为地种久了就属于自家,拒不退还,其中还包括郭新龙的近亲属。2022年,郭新龙顶着“六亲不认”的压力,带领村“两委”班子组建专项工作组,聘请专业律师,历经3年法律诉讼,成功收回500余亩集体土地。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有了郭新龙带头谋发展,五渡桥村从村干部到普通村民都有了奋斗的方向。如今,五渡桥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不仅直接解决了18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收回来的土地也带来近20万元的年收入。

  从“十”破“百” 政策引路又助推

  “农业的出路并不完全依靠土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有广阔前景!”2023年,郭新龙受银川市委组织部委派,前往浙江大学考察学习,此次经历让他深受启发,也为五渡桥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开启了“传统农业为主,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临近中午,五渡桥村“五渡尚品老酒坊”热闹非凡,前来打酒的村民络绎不绝。“叔,打点酒?”“还是咱们老酒坊的酒有滋味!”随着酒坛开启,浓郁酒香飘散,勾勒出五渡桥村的红火日子。2023年7月,五渡桥村以“支部领办”模式,盘活780平方米闲置房屋创办老酒坊。老酒坊不仅年销售额达160万元,配套建设的用于酒糟无害化处理的养殖场也生意兴隆。2024年,老酒坊与养殖场共为村集体增收54万元,解决了2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创办老酒坊前,村集体收入主要靠土地租金,发展受限,市委组织部的派出学习打开了我突破瓶颈的视野。”郭新龙说,“从发展思路到资金扶持,政策是指路牌也是助推器!”

  6月18日清晨,五渡桥村副村长李俊杰与宁夏淳元农业发展公司技术负责人张强,一同察看园区葡萄的生长情况。走进大棚,只见青玉般的葡萄挂满枝头。“宁夏淳元农业发展公司在园区租了55栋70米长的棚,每栋棚年租金1.4万元。”李俊杰说,大家以前没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概念,只顾闷头搞服务,导致村集体口袋空空。

  自2021年起,连续5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银川市各项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五渡桥村“两委”班子紧抓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扶持。通过努力,成功获得30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园区,120万元扶持资金创办老酒坊,另有其他项目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升级。凭借这些支持,五渡桥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十万元级”到“百万元级”的跨越。

  得了实惠人心齐 干事创业有人跟

  “集体经济不是躺在账本上的数字,而是我们实实在在享受的幸福。”五渡桥村村民王学梅、刘志平的这句话,道出了全体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的心声。

  2023年,“五渡尚品老酒坊”开业,王学梅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每月有了3000元稳定收入。作为酿酒工人,她还主动化身宣传员、销售员,逢人就夸:“纯粮食酿的,香得很!”即便酿酒有周期,她仍坚持每天到酒坊,笑着说:“我守着的不只是酒,更是在家门口赚钱的好日子!”

  “去年村里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补贴200元医疗保险,我们夫妻都享受上了。”69岁的刘志平和妻子都是肢体残疾人,腿脚不便,是村里的重点关注对象,逢年过节,都能收到村里的慰问品、慰问金……生活有了依靠,刘志平说话更有底气。

  村集体经济的壮大,让五渡桥村有了为村民办实事的底气。2024年,村里拿出30万元集体资金,推出医疗保险补贴、婚丧嫁娶简办补贴、大学生奖励等“共享乡村振兴9项举措”,既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荣誉感,也凝聚起全村谋发展的合力。

  “办老酒坊的时候,不少村民都想入股,这在以前压根就不可能。”指尖抚过一个个酒坛,周晓萍忍不住回忆起往昔:村干部上班像“脱产”,村里整治村容村貌拿不出钱……整个村子如同生锈的齿轮,迟钝地运转却推不动任何发展。

  如今,不仅村民得了实惠,村干部收入也从一年两三千元提升至每月两三千元,工作热情高涨,干部每周开“板凳会”倾听民意,真正实现了“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正式施行,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与运行规范。“过去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今有了法律依据和规范指导,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多元化发展迎来新契机。”郭新龙说。(记者 叶於亭 文/图)

【编辑】:张剑平
【责任编辑】:任岚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