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打乒乓球,球总飞进草丛里,捡球不仅麻烦还得踩踏草坪,现在装上了围栏,再也不用愁这个问题了!”近日,胜利街上前社区乒乓球场旁,李大爷一边挥拍锻炼,一边为崭新的防护围栏竖起大拇指。这温暖的一幕,正是社区以“4334工作法”为抓手,深耕基层治理、精准回应民生诉求的生动写照。
基层治理的成效,藏在群众的急难愁盼里。不久前,社区微网格长李明在常态化走访中,接到一群退休乒乓球爱好者的集中反映:小区乒乓球场未设防护设施,打球时乒乓球频繁落入周边草丛,不仅每次捡球要弯腰穿梭草丛,既不方便又存在磕碰风险,频繁踩踏还破坏了草坪植被。大家恳切地希望社区能协调安装围栏,打造安全舒心的健身环境。

微网格长李明第一时间梳理居民诉求,随后带领乒乓球爱好者代表找到社区,向社区书记当面反映居民需求。“群众的小事就是社区的大事,必须立刻办、用心办!”社区书记当天便主动联系物业主任,就围栏安装事宜进行协商沟通。令人欣慰的是,物业方面对此事大力支持,当即敲定施工方案,第二天便组织人员进场,高效完成了铁架子安装和围栏悬挂工作,原本“困扰不断”的乒乓球场,很快变身“安心舒适”的健身空间。

从诉求提出到问题解决,全程高效闭环,这背后是社区“4334工作法”的实践赋能,更是党建引领下“微网格吹哨、社区统筹、物业响应”治理机制的生动体现。微网格作为“民情前哨”,精准捕捉居民需求;社区党组织发挥“核心引擎”作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红色物业主动担当作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治理合力,用实际行动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下一步,胜利街上前社区将持续深化“4334工作法”实践,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依托微网格力量,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整合多方资源,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居民的每一件“小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基层治理的微光汇聚成照亮民心的暖阳。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