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一个大家庭,居民很多、事情繁琐,如何实现有效管理?是摆在社区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兴庆区以银华、南华社区为试点在原有网格的基础上,按照“100+”标准动态细化网格分布,设立137个“微网格”,动员居民成为微网格协管员,让社区“大家”变“小家”,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享有基层治理兴庆样板。
“60岁以上老人还有没接种新冠疫苗的吗?”塞上骄子小区的居民赵玉江一边走着一边拿着喇叭喊着。
“老赵,我家老人还没有打疫苗呢,就是腿脚有点不方便。”
“没事,稍等我开车送他去!”赵玉江一路小跑去开自己的车接送老人接种疫苗。
在前进街银华社区,像赵玉江这样的“好邻居”有81人,他们有着另一个身份——微网格协管员。
走进银华社区辖区的小区,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微网格协管员的身影。他们身穿粉色马甲,背着工具包、拿着垃圾分类和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宣传彩页,穿梭在小区广场、单元楼栋,遇到有需求的居民就会热情地问一句:“最近身体还好吗?”“有什么烦心事需要我们帮忙解决?”面对群众的意见,他们仔细倾听、认真记录。
“实行‘微网格’治理以来,治理工作更加高效了。”银华社区党委书记宋媛说,社区每一个微网格协管员的社会公益心都很强,他们每日沉入各自微网格,征集民意、解决难题,在居民与社区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宋媛坦言,之前一名网格员需要服务300多户居民,如今建立了“微网格”工作体系,有了微网格协管员的帮助,极大减轻了社区治理压力。
在胜利街南华社区,同样有一批微网格协管员共同为社区治理发光发热。
“您好,文明养犬,麻烦把狗绳牵一下。”今年73岁的居民李明兰是南华社区的一名微网格协管员,平日下楼遛弯、出门买菜,就是她履行微网格协管员职责的时候。
像李明兰这样的微网格协管员,在南华社区目前有174名。根据服务特征,南华社区分别组建了微网格奶奶志愿服务队、微网格能量大叔志愿服务队、微网格宝妈志愿服务队等10支微网格志愿服务队伍,主要为居民解决一些邻里矛盾纠纷、环境卫生整治等问题,目前解决大事小情1000余件。
“过去一些邻里问题只能向物业和社区反映,如今有了熟悉民情的微网格协管员,小矛盾直接在楼栋内就能化解。”胜利街南华社区党总支书记高彩霞说,通过发挥微网格协管员在社区治理中“千里眼”“ 顺风耳”的作用,缓解了社区人手不足问题、社区治理中的盲区问题。
据兴庆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晋莹介绍,下一步兴庆区将持续推动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在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治理效能上下功夫,边总结边推广试点经验,同时结合兴庆区实际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紧紧围绕群众日益增长的现代化服务需求,依托兴庆区城市智慧运营管理指挥平台基础能力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统筹社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老旧小区改造等现有资源,着力提高社区智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