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以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工作为抓手,锚定改革总体方向和具体要求,紧紧围绕改革主线,认真筹划改革方案、推进改革步骤、夯实改革基础,稳步有序推进基层审批服务体系改革工作落实落地,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加强综合便民服务机构建设,构建基层政务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印发《兴庆区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乡镇(街道)审批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基层审批管理模式,建设标准、进驻事项、受理平台、监督检查、队伍建设等内容,按照“七个统一”建成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上下联动、服务一体的基层政务服务全方位标准化体系。二是推进事项“应进必进”。将人社、就业、医保、民政、卫健、残联、妇联、退役军人、审批局共9个部门48个事项下沉至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办理。推进基层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部门相关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办理。司法局在11个街道、4个乡镇,共投放15个宁夏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服务终端,在村(社区)共配置130个智能化终端,群众可通过自助终端及智能化终端在线申请办理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人民调解等业务;公安分局在凤凰北街民生服务中心进驻警务工作站。同时,审批局正在与公安部门对接,选取场地合适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进驻户籍相关业务。三是推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依托宁夏政务服务网、“我的宁夏”APP、自助终端,积极推进民政、就业、卫健等便民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同时,在兴庆区政务服务大厅、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向群众宣传推广使用。在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全面普及“综合窗口”,目前正在与银川市对接,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综窗平台系统应用。
深化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政务服务保障
一是推进场地标准化建设。推进基层政务服务场所建设规范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机构统一为“XX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并体现宁夏政务服务形象标志。统一规范各类标识,配置窗口标牌、岗位标牌等基本服务标识,配齐电脑、打印机、高拍仪等基本服务设施,做到窗口台面、办事区域整齐有序。二是推进事项标准化。依托自治区政务服务平台,将乡镇(街道)48项事项全部录入政务服务事项库,提供规范准确的办事指南。编制《兴庆区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确部门办理事项权限及服务流程,在各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进行公示,使群众一目了然,切实推动居民“办事10分钟,服务延伸1公里”。三是推进服务标准化。制定《兴庆区政务服务窗口行业规范》,从仪容仪表规范、言行举止规范、窗口摆放规范、审批服务行为规范、18项禁止行为等方面,对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行为进行了规范提升。全面落实“好差评”工作制度,为各乡镇、街道配备评价器63台,在线收集企业和办事群众的需求和建议,每月定期对乡镇(街道)“好差评”评价统计情况进行通报,促进基层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完善村(社区)代办服务机制,提高基层便民服务能力
一是设立代办点。在35个村、105个社区建立民生服务代办点,作为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的延伸服务机构,具体负责本村(社区)便民服务工作,由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负责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管。二是下沉便民事项。完善村(社区)代办服务机制,提升村(社区)代办服务能力,积极开展民政、就业、卫健、医保等48项已下沉便民事项代办。目前,村(社区)民生服务代办点主要代办事项包括受理下沉便民事项、医保、养老代收代缴、快递收寄等多项便民服务,同时,设立ATM自助终端、法律服务智能化终端、社保查询机等自助终端,为群众提供金融、法援、社保查询等服务,全力构建社区步行15分钟服务圈。三是开展业务培训。组织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集中开展业务培训,主要包括宁夏政务服务网的使用、48项公共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综窗平台的使用等方面内容,全面提升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